欢迎访问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务要闻

牢牢瞄准新阶段新目标 聚力打造高质量新禹会

来源:禹会区人民政府 作者:禹会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1-03-26 18:10 点击: 【字体:  



告别2020年,一张张浸透汗水的发展答卷,见证着一年来禹会区砥砺奋进的深深足迹。展望2021年,一项项数据目标,勾画出未来新禹会跨越发展的崭新蓝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禹会区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围绕“三地一区”两中心目标定位,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提振精神、拉高标杆,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工业转型升级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蓝图已绘就。今年,禹会区将进一步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承载能力。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双创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建设,建成厂房60万平方米。全力推进帝晶光电、轩纬科技等已入驻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无锡朗贤、天乐时代、康庄光电等一批已签约项目。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前沿招商桥头堡作用,加快促进金昱鸿德、博雷顿等一批意向项目签约落地。全年谋划储备半导体芯片封测、研发型产业园等项目110个,计划总投资约800亿元。增强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引进园区第三方服务公司,加快人才公寓、职工食堂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兴华路、禹会路、兴中路、南外环线等园区道路建设,促进园区优化升级。依托怡亚通、安徽和壮、嘉兴科微等金融优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马城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完成仓储物流一期、中宏码头建设,提升中宏码头承载力。围绕绿色建材集聚,开工建设安徽建工、惠州普瑞康、绿水青山、方阵商砼等一批建筑企业,打造“前港+后场”的生产、交易、集散中心,构建绿色建材产业链,形成绿色建材生产交易闭环体系。完成新居路、园一路等园区道路建设,做好项目用地保障,服务园区企业发展。

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支持玻璃设计院创建国家硅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丰原集团创建纳米纤维素研究院。支持中科大等离子体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加大创新成果转化。依托帝晶光电等创新型企业,积极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硅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实施高企倍增计划,组织宝莱德、众新、栖蒙等一批企业申报国家高企。2021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家。



聚焦现代服务业发展 提升高质量发展活力

加快壮大服务业规模。支持俪澜商贸、金宏商贸等在库限上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华运、欧尚等传统批发、零售企业拓展线上业务。支持七彩鹿、蚌埠忆阁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增设乡村电子商务站点,加快推广乡村电子商务应用。加速推进赤湾东方智慧物联等平台经济企业发展。支持乡街发展楼宇经济,引进金融类、电子商务类、物流类等服务业企业入驻集聚。2021年,力争完成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聚焦自贸区建设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以自贸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进出口粮食交易中心等贸易平台项目落地实施。支持蚌埠港现代物流园多方位发展,打造物流航运中心和综合口岸枢纽。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支持赤湾东方华东干线总部项目做大做强。依托航运和产业优势,支持水投集团、港航集团等总部企业落户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实施  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

坚持规划引领,完成马城镇孝仪、白衣、庙前等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积极打造宗洼、冷水等4个村庄清洁样板村。着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扩面延伸农村公路20公里,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扎实做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工程,加快实施独山河、吴家沟等主要沟渠疏通清淤工程,推动乡村面貌加速蝶变。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上下洪乡村振兴示范区、禾泉特色农旅小镇、天河周边“环湖林带”等项目建设,突出上下洪、冯嘴、三尖塘等村“一村一品”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孔津湖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基地、天河水产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涂山红”石榴品牌。扩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3家。推动马城粮食产业园建设。引进扬州润叶、加国可可等传统产业提升改造项目,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禹会样板。

聚焦西部城区更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

争创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示范区。加快实施华光地块连片开发,对大庆二路以南、涂山路以北、中粮大道以西、江淮路以东区域实施改造。启动纺织厂、涂山路以北棚户区、火柴厂周边等6个征迁项目。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争取交付柴油机厂B地块安置房。开工建设老贯徐四期、10-2地块安置房项目。投资约3000万元,对五建公司宿舍、一麻宿舍、文化小区等1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改造面积约6.2万平方米。谋划实施华光大道、涂山路、红旗二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织密老城区路网,提升城市功能。

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围绕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加快推进大石马文创园、柴油机厂文创园等项目建设。围绕大禹文化,完成禹王宫修缮,建成禹墟遗址公园、黑虎山公园等项目。围绕非遗资源,加大花鼓灯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实施启母石、文笔塔等文物保护修复,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 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以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为抓手,加快大洪山生态修复进度。继续做好工业企业、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等管控。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巩固八里沟、迎河等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加快推进张公湖水质提升工程、应急水源地环天河生态环境治理、八里沟西部城区管网排涝工程等项目建设。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孔津湖5000亩农田“旱改水”整治,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出台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保障农民建房需求。不断完善林长组织体系,稳步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完成造林1500亩,努力打造山林毓秀、绿色生态的美丽禹会。



聚焦民生社会保障 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发展。建成投用淮海小学、马城中学。加快推进蚌埠工商学院二期、朝阳实验学校、秀水实验学校、孝仪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张公山九年一贯制学校、西程小学综合教学楼。实施民办教育领跑工程,支持北师大蚌埠附校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的现代化学校。支持蚌埠工商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财经类大学”。稳步推广智慧教育平台。推行校长职级制和“名校”工程,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着力加快健康禹会建设。持之以恒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投用禹会区人民医院、长青乡卫生院。开工建设皖北儿童医院、迎淮一体化健康邻里中心、海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实施民生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科社工”新模式,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集中精力抓好就业安置帮扶工作。加大退捕渔民帮扶力度。强化农民工工资保障。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力保障优抚待遇。切实做好城乡居民参保征缴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等依法遵章开展工作,推进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

着力深化社会综合治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纵深推进城管体制改革,依法依规做好违章建筑、扬尘污染、施工噪音等查处工作。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巩固创城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实施扫黄禁赌专项行动,积极主动化解信访积案,不断深化平安禹会建设。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加大传销、虚假违法广告打击力度。增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聚焦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政府优质服务。持续“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7×24小时自助服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落实“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一网通办”等工作。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常态化工作,坚持“首席服务官”机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环保小程序、数字城管联动机制,串起为民服务纽带,提升群众满意度。

坚决依法行政,规范政府治理行为。积极创建示范法治政府,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速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高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勤政廉政,营造清朗政治生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实抓好防范与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牢固树立真正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民生需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高质量的全新答卷。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即是决战。新的一年里,禹会区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以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为实现禹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