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至3月6日,禹会区涂山风景区管委会就《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30天,征集期间共收到3条反馈意见,现将具体采用情况公示如下:
|
单位 名称 |
反馈意见 |
意见采纳情况 |
1 |
蚌埠市石良道骨科医院 |
蚌埠市石良道骨科医院,拥有合法完善的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许可,并符合本地城镇规划,我院作为蚌埠市唯一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授予及保护单位,相关品牌及经营业务已有 100 多年历史,且仅在上洪三岔路口该地址建院并经营已有 20 多年,不适合划入涂山风景区范围。建议新规划将石良道骨科医院划出涂山风景区红线,保留其风景区救助站功能,同时有利于其社会服务属性的发挥,为我市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也帮助“百年石良道·中华老字号”的医学和文化得以更长久传承。 |
已采纳。 已将石良道骨科医院调出。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 |
1.规划中“禹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名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不符,建议仔细阅读“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目前遗址公园建设实际情况。 |
已采纳。 已与《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充分衔接,并将“禹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统一修改为“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
2.天河景区交通连接线规划不合理,天河景区主要由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冯嘴子花鼓灯特色乡村旅游村构成,对外连接线路主要依赖206国道。遗址公园主入口与目前实际情况不符,现入口紧邻国道,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建议调整天河主入口景观道与景观步行桥,贯通花博园至冯嘴村,冯嘴村和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间的道路。 |
部分采纳。 采纳说明:已依据《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修改遗址公园主入口 未采纳说明:天河是蚌埠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跨通天河设置道路,将对其生态和景观环境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规划不予采纳。 |
||
3 |
张朝清、许家和、聂浩、朱勇鸿、高群、赵义堃、郝志芳 |
1.建议将涂山景区的功能结构修改为:“涂山景区是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华夏民族开启统一国家重要节点时期的纪念地,是与荆山连为一体的双璧景区,又与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辉映,并能作为蚌埠市靓淮河工程的总龙头。(以下从略)”,去除“山野拾趣”、“观光休闲”等内容。 |
已采纳。 采纳说明:已在游赏规划中对涂山景区的功能结构进行完善。 |
2.为了把涂山景区保护好建设好,我们建议对禹王宫进行适当修建。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护禹王宫、启母殿、香火燎和古树名木以外,把宫内后院的建筑改建成道士院,在东部院墙边建造题字、诗词碑廊,并把禹王宫通往圣泉(灵泉)的道路修整好。其次是对朝禹路加以改造(原道路石台阶过高,不利于老幼体弱者到禹王宫朝拜),可在两侧加装护栏修造平缓的边路,还可以在山中观景平台到禹王宫之间仿效泰山架设缆车。 |
部分采纳。 采纳说明:在下一步详细规划中,将充分落实禹王宫修复、朝禹路改造等。 未采纳说明:经专家论证及省林业局沟通,本风景区内不宜架设缆车,不予采纳。 |
||
3.荆山景区功能结构中“三教文化圣地”的说法不妥,建议修正。 |
已采纳。 已将“三教文化圣地”的相关表述去除,强化夏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