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25日,我单位在禹会区政府网站对《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意见征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收到10条反馈意见,现将意见采纳情况说明如下:
序号 |
主要意见 |
采纳情况 |
备注 |
1 |
规划中提出的日游人容量12万人次/日,日极限游人容量30万人次/日,看似合理,但未充分考虑节假日、旅游旺季、更没有考虑未来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等高峰期的游客流量激增情况。这可能导致景区内拥挤不堪,游客体验大打折扣,同时增加管理难度和安全风险。 |
采纳 |
本次规划已充分考虑了高峰期的游客流量激增情况,并提出了在涂山景区游客接近2倍日游人容量时采取限流管控等措施。 |
2 |
规划中提及新建环山观光车游道,但对于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多样化交通方式的规划不够详细,可能导致游客在景区内的移动不够便捷,影响游览效率和体验。 规划中虽然提到了对矿坑、岩壁等区域的生态修复,但措施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生态恢复规划。 |
采纳 |
将在下一步的详细规划中予以考虑。 |
3 |
规划中未充分考虑到景区周边社区的利益诉求,可能导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度低,利益分配不均。 |
采纳 |
本次规划已经在“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中充分考虑景区周边社区的利益诉求,并提出了景村融合发展的引导建议。 |
4 |
虽然规划了多层次的道路交通网络,但缺乏对于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的应急响应规划。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主要基于日常需求,未充分考虑旅游旺季和淡季的显著差异。 |
采纳 |
本次规划已经在“综合防灾避险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规划。相关措施将在下一步的详细规划中进一步落实。 |
5 |
给水工程规划主要关注供水网络的构建,但忽视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燃气工程规划虽然考虑了市政燃气管道的接入,但在山区和偏远区域仍依赖液化石油气,这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不稳定且不利于环境保护。 |
部分采纳 |
本次规划已在资源分类保护的自然水体的保护章节中,对水源保护提出了详细的保护方案,已在基础工程规划的排水工程规划章节中,提出了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措施。 根据规划,景区内的主要居民用气点基本实现管道燃气覆盖,个别偏远、用气量少的节点采用液化石油气供应,主要考虑建设成本的经济性,暂不铺设燃气管网。考虑景区内总用气量相对较小,在周边有可利用管道燃气的前提下,宜就近接入管道燃气,不适宜再新建生物质气化站,造成投入与产出不匹配。 |
6 |
居民点调控类型划分过于简化,未充分考虑各居民点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居民迁出与集中安置政策缺乏具体实施方案,可能导致居民安置困难和社会矛盾。 经济社会发展引导措施缺乏创新性和可持续性,难以吸引高端游客和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居民参与景区服务与就业机制不完善,导致居民参与度不高和就业质量不高。 |
部分采纳 |
本次规划在确定了居民点调控类型时参考了《蚌埠市禹会区村庄分类调查报告》,充分考虑了居民点实际情况及风景名胜区内的管控要求,并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征求了各相关部门意见。 本次规划的风景区内不涉及居民迁出与集中安置。 本次规划已经在“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中充分考虑游客及市场需求,以及居民参与就业等。 本次规划完整成果中已充分协调“十四五”发展规划,公示成果未能展示完整内容。 |
7 |
尽早改建朝禹路的登山梯磴,加装护栏;改造停车场上面的狭窄的朝禹路山门;在重要景点增设必要的标牌,而不可在山石上直接刻画。 |
采纳 |
将在下一步的详细规划中予以考虑。 |
8 |
关于荆山景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有关诉求 |
部分采纳 |
采纳的部分意见将在详规中予以解决。 |
9 |
建议加快淮河禹王大桥的规划和建设,以优化区域交通和促进经济发展。 |
采纳 |
本次规划中已落实淮河禹王大桥的规划。 |
10 |
加快编制《涂山志》。 |
采纳 |
已纳入区政协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