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政府!
首页 > 基层动态

张公山街道:背街小巷“颜值”“内涵”双提升

来源:禹会区人民政府 作者:禹会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3-02-07 08:47 点击: 【字体:  

张公山街道便民巷由来已久,全长242米,是连接长丰路和长乐路的通道,日常行人通行量大,久而久之商贩在此聚集,摆摊设点,小巷成了骑路市场,成为环境治理的痛点难点。通过路面整修、墙面美化、制作橱窗的顺序进行整体改造升级。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以建党百年为脉络,以开埠百年为主线,将禹会区的发展、张公山的历史贯穿其中,打造了这条便民“新”巷,实现“颜值”与“内涵”的双提升。

街道以环境治理为依托,从精细化管理入手,赋予巷子新的内涵,将小巷打造成文化长廊,展现特色,传承历史。小巷子连着“大民生”,以“旧巷展新颜,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对张公山便民巷进行“深度美颜”,按照“整洁靓丽、畅通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富有文化底蕴”的原则,通过背街小巷改造行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细微处,就能看到环境的改善与提升,就能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和温度。



“党史巷”全长242米,以道路一侧的围墙为阵地,配合展板、图文、灯光等元素系统地呈现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二十大的党史大事记概览,再现了党的光辉历程。党史文化与巷道改造的结合,让党史学习地点由室内延伸到室外,教育受众由党员干部逐步扩展到周边群众。自2022年11月落成以来,已经成为当地党员的学习点、市民群众的打卡点。

围绕蚌埠的发展、禹会的发展、张公山街道的发展逐一进行展示。提到蚌埠,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这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基于此,街道从百年工业、百个品牌、百年交通、百年城市、百年文化分别展示了相应的历史风貌,大到重大事件的发生,小到一件老物件的照片均有所体现。通过一幅幅画面让大家共同了解与体会城市历史变迁与时代变迁,唤起老一代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为年轻一代诉说历史故事、发展脉络。干净整齐,环境优美的张公山便民“新”巷,成了居民的网红打卡点。

“便民‘新’巷”里不止有历史,“最美张公山”“美味张公山”“最美志愿者”“非遗文化”等主题依次展现。烧饼夹里脊、烤鸭、糯米团卷饼、罗胖子龙虾……这些都是张公山特色的美食,走过路过的群众,都会在此驻足拍照留念,一幅幅诱人的美食图片,让老墙重获新生,让旧巷充满趣意。

背街小巷环境的整治提升是衡量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的重要民生工程,改造后的张公山便民“新”巷,干净整洁,白墙灰瓦,很是漂亮。以前占道经营的小商小贩没有了,拥挤不堪的人流消失了,污水横流的地面不见了,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均得到大幅提升。便民“新”巷里不止有“非遗文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还有“最美张公山”“美味张公山”“最美志愿者”等主题的依次展现,赋予了这条巷子具有底蕴的烟火气,不仅成为蚌埠街巷治理成果的新名片,也成为人们行走蚌埠、感受蚌埠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