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蚌埠禹会区人民政府!
首页 > 基层动态

张公山街道:打造“红心365”平台,让“民意”变“满意”

来源:蚌埠日报 作者:禹会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3-11-20 08:49 点击: 【字体:  

自打小区增设了电瓶车充电桩,皖酒小区的居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晚归无法充电的问题了。日前,文轩社区网格员借助“红心365”平台,发现皖酒小区业主微信群中经常有群众反映小区充电桩数量少、电瓶车充电难问题。为此,社区召开交流座谈会,邀请小区业主参加,明确群众诉求后,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在皖酒小区增设充电桩50余个,有效解决了群众充电需求。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禹会区张公山街道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充分发挥“红心365”平台作用,主动发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家住张公山四村拆迁区域的张大爷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想咨询征迁政策但无法现场咨询。通过“红心365”便民服务卡,张大爷与街道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由工作人员上门向其宣传、解释征迁政策。了解政策后,张大爷委托子女顺利办理了征迁手续。

张公山街道当好群众“红管家”,在8个社区打造“红心365”之家,组建由街道、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一组一会”成员、辖区党员、热心群众等为成员的“红管家”队伍,根据专长划分类型、明晰职责,通过成立工作群、建立交流站,开展常态化、长效化便民活动,架起党群“连心桥”。印制发放“红心365”便民服务卡,让居民通过电话就能咨询,并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为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张公山街道打造“党建+网格化”为民服务体系,设置管家服务先锋岗、责任区,落实网格员日巡查机制,以“线上微信交流群”+“线下入户走访”方式,主动了解梳理辖区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通过召开“红心365”交流座谈会、协商议事会等形式,实现组织联动共建、难题联动共解。截至目前,已提供各类便民服务10余次,化解邻里纠纷20多件,举行公益宣讲10余场,通过暖心服务争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张公山81号位于张公山社区,该处地势低洼且为泥土路,每逢暴雨天气或连续下雨天气,路面积水严重、泥泞不堪,居民出行不便。三名居民代表向社区“点单”,希望对道路进行修缮、增设排水设施,街道、社区两级对此诉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次与区住建部门沟通协调,制定了解决方案,最终对张公山81号道路路面进行硬化、增设多处排水设施,为居民排忧解难,赢得居民点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张公山街道打造“点单式”服务模式,群众通过“点单”反映服务需求,网格员“传菜”形成需求清单,将信息归纳梳理汇总至“红心365”平台,街道、社区围绕需求制订计划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开展活动,并邀请群众根据活动效果反馈满意度,实现“清单化、闭环式”服务。截至目前,为居民提供政策宣讲、爱心义诊、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服务项目10余项,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努力让“民意”变“满意”。

张公山街道将持续建强用好“红心365”平台,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支队伍、解决一部分问题、减少一揽子投诉、开展一系列活动、带动一片区参与、提升一群人满意,将其打造成为团结引领群众的党建阵地、宣传教育群众的文化阵地、联系服务群众的便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