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共有三大板块、七个部分。第一、二部分组成第一板块。第一部分主要回顾总结“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析“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环境。第二部分,提出“十三五”全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定位,以及“十三五”期间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第三、四、五、六部分组成第二板块,阐述了主要发展任务。第三部分提出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从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加快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6个方面展开,阐述禹会区谋划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建设内容,以及相关措施。通过建设谋划新能源成套装备制造、三一重工机械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谋划)、豪士达环保纸杯机械制造、尚能风力发电、智慧产业园(谋划)、1.3万吨锆质新材料生产线等项目,培育壮大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佳琦制衣、箱包二期、安宇乳胶二期、兴能管业、年产12万立方米PC构件等项目建设进度,做大做强嘉怡景服装、东方金河毛纺、天一包装、比优特包装印务、安宇乳胶等企业,大力实施轻纺产品品牌工程,改造提升我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商贸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金融、信息传输、设计研发等新兴服务业模式,加快发展我区现代服务业;积极谋划建设孔津湖农业示范园(谋划)蚌埠农业嘉年华等示范性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构建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按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明确马城特色产业园、小微企业园、健康养老产业园等园区功能和特色定位,培育优势产业,打造园区品牌特色产业,实现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创新,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和产业市场竞争能力;按照省政府关于西部老工业区“一个中心、四大功能板块”的空间布局要求,通过“三个一批”等措施,有序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打造城市西部中心和新兴产业集聚板块、临港特色物流板块、休闲观光度假板块、现代生活居住板块。
第四部分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加快社区建设、加快推进产城一体化4各方面展开,阐述“十三五”期间我区空间布局理念,通过加快推进206国道、马城水厂、中宏码头等项目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服务设施等措施,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第五部分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禹会。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3个方面展开,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节约利用资源,加强对化工搬迁区的整治和蚌埠闸湿地、涂山风景区等景区的保护,合理开发,实现我区环境“脱胎换骨”。
第六部分提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打造幸福禹会,实现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从提升教育水平、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文体事业、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7个方面展开,继续开展“均衡发展教育展翅工程”,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强“三馆一站”建设,提升就业率,多措并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部分单独组成第三板块,为保障措施。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投融资支撑、加强人才保障、推进土地整治、扩大开放合作6个方面展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推进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