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改革工作总结和2021年计划安排情况

发布时间:2021-01-11 15:55 来源: 禹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发改委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和投资为抓手,加强政策研究和经济运行调节,为保持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紧盯目标抓落实,全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承担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三季度完成GDP总量166亿元,全市第四;增速4.7%,全市第一(省2.5%,市2.1%);服务业增加值81.4亿元,排名第五,增长3.8%,排名第二,新增入库企业4家,储备入库企业4家。

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5亿,增速-23.7%,申报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99.87亿;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完成98.74亿,增速18.18%,新增战新企业4户。

(二)争取资金情况。2020年,发改委谋划储备了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等领域项目32个,累计争取各类资金8381万元,争取债券资金3.9亿元。谋划项目数和争取资金总量均位于全市前列,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项目建设。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014万元;为企业争取三重一创、硅基专项借转补、皖北贴息等资金367万元,直接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争取专项资金4000万元,推进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组织粮食产业园等5个项目申报政府专项债,获批债券资金3.9亿元,助力产业园建设。

(三)重点项目建设创历史新高。

省级重大项目53个,总投资301亿元,截止到11月份,我区开工率、竣工率为100%,项目转化率达75%,均位全市第一;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5.8%,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争取年度“重点项目推进优秀县区”荣誉称号。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活动7次,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入库率均为全市第2位;1-11月份申报重大入库项目37个,总数市辖区第二。8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7个已完工,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四)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圆满完成事业单位车改工作,涉及全区58家事业单位89辆公车,节省资金39.8万元,综合节支率10.7%。落实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摸清公共设施,建立责任清单,制定管护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广禁塑工作,印发了禹会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广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的实施方案》,推进全区党政机关、大型商场等场所开展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推广试点示范。

(五)战略规划引领全区发展。在全市范围内最早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准确把握禹会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为农业农村发展勾画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高站位编制《蚌埠西部城市更新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规划》,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入研判我区“十四五”发展的环境、目标和重大任务,谋划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

(六)创新服务方式,全程服务项目建设。全程参与招商项目洽谈、引进,采取专员+部门的方式,组建首席服务官团队,循环滚动服务企业注册登记一直到入库、入规,区发改委主任为总协调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二、攻坚克难抓建设,谋划好明年工作

2021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速放缓放缓的复杂局面,全委上下紧紧围绕谋划大规划,谋划大项目,实施大协调,搞好大服务的工作职责,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落实政策等方面,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奋力作为,确保十四五开局之年顺利。

一、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继续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宣传,强化服务协调,进一步健全经济运行协调机制,确保完成任务,保障全区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系统推进“全创改”,全面深化“放管服”,持续释放新活力。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分析研究,在推进三重一创、培育战新产业集聚、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推动工作落实。

三、深度落实发展规划。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国家战略机遇,实施《蚌埠市西部城市更新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规划》,深度落实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和重要任务,加强与高新区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

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紧抓项目攻坚,扎实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禹会区专用车辆及集装箱、丰原聚乳酸纤维应用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全力保障新型产业化基地项目、柔性显示触摸屏等项目建设,实现新兴产业发展重大突破。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支撑产业链的重大项目,谋划规模突破800亿元

五、做大做强战新集聚产业。扶持做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支持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创新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推动民丰纺织、亚源印染等传统纺织企业与聚乳酸纺织新材料融合发展。全力提升鸿路钢构蚌埠生产基地项目生产建设水平,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禹会区绿色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化集聚基地

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深圳赤湾物流项目建设,持续壮大枢纽经济,依托自贸区建设,加快蚌埠港提升改造,实现“以港兴区”。加快禾泉农创小镇、蚌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蚌柴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持续推动总部经济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