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禹会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10-19 09:03来源: 禹会区文化和旅游局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为目标,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总结“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发展经验,始终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结合、产业融合,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规划依据

本规划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皖考察重要讲话、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要精神,并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蚌埠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研究》等重要文献,确立禹会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面临形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旅游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境内外游客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全国疫情基本结束后,旅游业迎来报复性反弹,疫后行业自我修复和新动能不断集聚,旅游业成为战“疫”后恢复较快的行业。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安徽省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的设立,“十四五”时期我区文化旅游业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也为蚌埠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握机遇,攻坚克难,科学布局“十四五”期间的工作任务,不断开创我区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

研判起草过程

在区领导的带领下,文旅局走访了辖区内的乡镇街道及景区景点,全方面摸清辖区资源,组织辖区文旅工作者开展做谈话,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上级文件指导下完成该规划的制定。

五、发展目标

力争2025年,全文旅产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文化旅游惠民能力明显提高文化旅游品牌效应明显升,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成功打造1-2个具有引爆效应的文旅项目大禹文化在全省甚至全形成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主要任务

(一)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发挥文化旅游设施作用。

1.加强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改造提升及数字化服务;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设施、完善功能,注重发挥设施作用,提高服务效能;探索体验式阅读服务,建设城市阅读空间等;积极支持引导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推进遗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和水利博物馆的建设和申报。

2.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完成基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现纵向与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横向和本级政府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连通;全面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加强城乡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工程建设;巩固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成果,提高新片放映率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和使用,完善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精准对接农民群众阅读需求,切实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

3.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强道路标识设置,优化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推进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改建和新建,完善旅游全过程的指引、医疗、无障碍设施等便民服务功能;构建新型餐饮住宿业,深入推进美食文化街、特色商业街、星级旅游饭店建设,重点做好温德姆五星级酒店及上下洪村特色民宿建设等,不断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文化旅游综合实力,大力发展文旅经济。

1.培育文旅骨干企业。注重引进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旅企业,培育1-2个文化旅游产业骨干企业;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建设长征剧院等演艺基础设施,扶持安徽泗州戏歌舞剧院等院团做大做强,建设影视传媒基地等文化娱乐综合体项目,大力扶持培育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2.注重文旅品牌建设围绕大禹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加快禹墟遗址公园、涂山公园、禹王宫等大禹文化重要历史节点和标志性建筑建设;加快大洪山森林康养小镇、禾泉小镇、登山步道、防火骑行道等项目建设,开发文化体验、中医药健康、研学旅行、体育健身等旅游新业态;以我区丰富的工业遗存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形成主体产业、特色产业、配套产业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发展模式。

3.丰富旅游产品服务。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驱动、项目支撑,充分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品质优、特色明、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加大旅游商品培育力度,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开发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依托我区自然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积极拉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互动,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构建旅游新兴业态。

1)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全面提升景区建设质量、服务环境,增强文化、科技、绿色含量,力争到2025年创建1个4A级景区、33A级景区

2)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区域协作联动和宣传营销推广,推出3条“必玩”精品线路、4条“必修”研学旅行线路。

3)构建一批旅游新兴业态。重点推进1个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加快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力争创建1个省级以上旅游综合体、3个省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全力打造2个旅游度假区。

4)发展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开发融入本地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和特色食品,推出10件“不得不购”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建立乡村旅游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名录。

5)推进一批重旅游项目。围绕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全域旅游创建,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强化重点旅游项目指导和扶持,争取更多纳入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库和全国旅游优选项目名录。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

1.加强文物保护利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做好古遗址、古建筑的抢救性修复和保护工作,发挥文物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壮大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重点做好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涂山禹王宫抢险加固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启母石、泰山庙、老君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的修复项目,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等。

2.做好非遗传承发展培育创建一批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校园进课堂完善花鼓灯传习基地建设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争以我区为中心建设高标准中国花鼓灯生态保护区;加大对花鼓灯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保护、培养力度,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传承人经济上、精神上传承条件和环境的保障,做好非遗名录申报工作。

3.开展非遗展示活动。办好中国(蚌埠)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涂山禹王庙会、正月十五抵灯大赛等节日、纪念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推动在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共生;鼓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遗传习基地、传习所、教育传习基地开展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七、行动计划

(一)“文旅+”融计划文旅+城镇化,协调完善城镇文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名镇。文旅+新型工业化,鼓励鼓励文旅企业与工业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文旅+农业现代化,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支持鼓励建设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休闲度假产品;文旅+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发展中医康养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活动

(二)旅游市场宣传推广计划。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行动、媒体促动的“四位一体”整合营销机制;深入开展客源市场细分调研和旅游产品结构、旅游消费结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方案;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力度,推广“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景区咨询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景区电子管理系统,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推介会,并巩固和扩大与主流媒体合作宣传基础,利用微博、微信等全方位、多角度推广禹会旅游形象。

(三)市场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大力整治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效率和执行力;健全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创建,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旅游安全服务,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倡导文明旅游,开展文明旅游主题宣传引导活动和旅游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

八、保障措施

《规划》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文化旅游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个方面加强实施保障。


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区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人:李超

联系方式:0552-49503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