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禹会

发布时间:2016-05-30 11:25 来源:禹会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第五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禹会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打造“生态禹会”。

第一节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马城特色产业园、禹会工业园等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促进经济结构加速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生态科学发展模式转变,构建低碳、高效、包容的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培育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

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活动,增强绿色供给,推进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积极引导绿色饮食,推广绿色服装,倡导绿色居住,鼓励绿色出行,实现衣、食、住、行等领域绿色化;建立绿色生活服务和信息平台,培育生态环境文化,积极搭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行动网络和平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工程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扩大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加强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生物转化、生物质能源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构建绿色循环型农业体系。

积极开展能源资源再利用。建设由“社区回收点、区域分拣中心、集散交易加工中心”三部分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实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体系建设,提高废旧商品回收率,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促进绿色生态产业迅速崛起。

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相互融合。把自然引入城市,把生态融入城市,把环保植入城市,大力发展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第二节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能源节约利用。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节能改造和能源回收再利用,从总量上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强化建筑节能管理,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建设、推广节能建筑和太阳能建筑。引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备用水源地建设力度,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机制,支持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逐步建立高耗水工业企业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建立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土地整治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力度,进一步清理违法违规、供而未用和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土地存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必需的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第三节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水、土壤、大气等方面的污染防治,重点加大老工业搬迁区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防范环境风险,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水平。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强化“三线三边”绿化工程,加强大洪山森林公园、涂山风景区等景点的生态保护,加大天河、淮河等主要河湖两侧植树造林力度,构建沿河沿湖生态廊道,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着力改善席家沟、八里沟周边整体大气环境。实施水质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推进独山河等小流域治理、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重点推进马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和杠杆作用,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治污基金,大力推进老工业区生化企业原址土地的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构筑特色生态景观。对于污染严重的区域,应采取工程技术、生物修复等措施进行专项治理,防止污染扩散,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污染源、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深入调查保留工业建筑物的污染状况,评估其再利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对确认已污染的建筑物应编制清洁方案,进行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净化农产品产地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严格实施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实现畜禽养殖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专栏六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

污染治理:丰原集团、中粮生化、天润化工等企业搬迁后厂区土地污染治理、马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项目。

生态环境保护:皖酒生态园、环湖造林、蚌埠闸生态湿地公园开发等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