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蚌埠市禹会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16 11:12 来源:禹会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关于蚌埠市禹会区20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18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

 

20171216日在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晓明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做禹会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总体情况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引领,坚持发展为先、产业为重、项目为基、生态为要、民生为本,全区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5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17亿元,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4亿元,增长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6亿元,增长12.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亿美元,增长11%;进出口总额7.5亿美元,增长15.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一)重点工作亮点纷呈

资金争取工作取得突破。共争取中央投资和省各类专项资金1.57亿元,为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金支持。

项目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区实施重点项目109个,计划总投资694亿元。截至11月份,新开工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154亿元。印发《禹会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年谋划项目储备达500亿元以上。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全年共召开项目调度会56次,累计督办事项335项。

企业帮扶建立体系。深入开展“千干扶千企”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选派了76名挂点干部帮扶企业。举办对接活动19场次,实地走访帮扶宣讲政策15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担保、人才用工、创新发展等难题60多项。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借力区位优势,持续推进新港二类水运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中宏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蚌埠新港由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

全力推进三重一创,成功申报安徽省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玻璃设计院开展境外并购;支持丰原涂山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丰原集团60万吨淀粉糖、中粮生化燃料乙醇及热电联产等项目开工建设,丰原集团年产1万吨明胶等项目竣工投产。万宝玻璃、高科能源和行星机械顺利在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全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10.5%

(二)四轮驱动推进创新发展

系统推进全创改。开展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巡察全覆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整理公布区级常办审批事项56项,实现了禹会区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积极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设,9个社区“一口式受理”改革创新工作全面展开。持续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成立34个社区联工委。建设完成了由1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12个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39个村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组成的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进一步推行直供电交易,全面清理涉企收费。

实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北京化工大学与丰原涂山制药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玻璃设计院创建了首批首个“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硅基新材料领域唯一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高科能源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涂山制药成为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粮生化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沛隆智能机械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蚌埠市一等奖,六六房车获省工业设计大赛概念组金奖。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3项,新增发明专利申请900件,新增省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单位1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5%以上。

推进战新产业集聚发展。预计全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40亿元,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户,战新企业已成为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材料集聚发展。赛特年产12万方PC构件、建华绿色新型建材、鸿路钢构绿色建筑产业化基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新型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已逐步形成。大力培育以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三)三大抓手促进协调发展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成功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两提升一推进”工作,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5个,整治背街小巷29条,更新门头店招1万平米,新建街头游园3个。人居生活环境水平、精神面貌全面改善。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全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5个,改造面积51万平米。友谊北路(康乐路)棚户区等16个征迁项目扫尾攻坚,征迁房屋18.24万平方米,交付净地约2900亩,纺织厂南宿舍等5个安置房项目基本建成,累计开工3279套,竣工3142套,年底前可安置2000余户。红旗一路西段基本建成通车,将有效缓解涂山路交通压力;荣盛锦绣香堤、御湖观澜世家等一批现代化生活小区拔地而起;一批老旧棚户区华丽转身,禹会大地绽放新颜,万千家庭从“忧居”变“宜居”。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美丽乡镇(村)建设成效显著,冯嘴村、宗洼村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寻找蚌埠最美乡村”活动中荣获前两名。马城镇镇区整治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市级美丽乡村黄郢村纪念馆等项目全面完成。禾泉农创小镇获评“安徽省省级特色小镇(试验)”。

(四)两大助力推动绿色发展

现代化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积极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家,市级18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4个、省级家庭农场7个。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耕地面积14.4万亩。农业经济平稳发展,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3.4%。现有规模以上土地流转面积52739亩,规模化率达37%天河封闭堤防加固工程项目、淮河洼地治理项目等顺利实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宗洼、冯嘴、黄郢乡村旅游观光带初步形成。

青山绿水、蓝天净气,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建立完善生态文明保护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区目标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定《禹会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持续开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活动,加大天河、淮河等主要河湖两侧植树造林力度,构建沿河沿湖生态廊道。实施马城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彻底清除大洪山林区及周边的60余家非法石料加工厂,累计植树20万株,造林绿化面积2000多亩。

制定《禹会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辖区内所有河流湖泊全部明确了“河长”,形成了长效管护机制。加强蚌埠闸黑牛嘴湿地、天河湖等景点的生态保护,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在全市率先完成天河湖“退网还湖”工程,实现天河3万亩水面“荡舟无障碍,饮水不担忧”的生态目标。

制定《2017年禹会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工作计划》,巩固燃煤锅炉整治成效,加强建筑及拆迁工地扬尘防护和治理,持续餐饮油烟、工业废气治理。继续推行全年全区秸秆禁烧,全区连续5年实现“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全市排名第一

(五)一个平台提档开放发展

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类水运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获得省政府批复。全面推进公路、航道等通道建设, G206国道南段一级公路项目基本完成,东海大道G3高速出入口项目加快实施;蚌埠港-淮安、连云港等新航线全面开通;淮河航道等级“三升二”、淮河航运调度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深入推进。玻璃设计院境外并购圣戈班CIGS相关业务及资产项目全面完成;丰原集团巴西玉米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匈牙利玉米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六)共享发展普惠于民

扎实推进26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新建成幼儿园2所,完成全区44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安财商学院项目一期全部竣工,蚌埠二中禹会实验学校项目开工建设;朝阳实验学校、秀水实验学校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荣获安徽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安徽省“教育强区”称号。

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全区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2400人,新增实名制就业7500人,提供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550个,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95%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1-11月累计发放城乡保障资金4513万元。持续推进市民政园等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发展养老新模式。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2940名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服务。在全省率先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全面推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马城紧急救援中心挂牌运行;禹会区人民医院开工建设;皖北妇幼保健中心、皖北儿童医院、第四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深入推进全民健康运动。禹会区全民健身中心已全面开工建设,蚌埠青少年培训中心涂山-黑虎山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等项目正在深入实施。

实施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禹会区文化信息共享中心、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全区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正在全面推进,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国家级禹墟遗址公园项目完成规划;花鼓灯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报待批

深化平安禹会建设,朝阳社区等49个单位被授予“平安单位”称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把修订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救援机制纳入全年工作要点。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讲重作”专题教育活动,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建设、老干部、保密和档案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上下一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同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重视,突出表现为: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发展后劲还需增强;投资增长压力较大、创新动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高,民生保障还存在薄弱环节;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重道远。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18,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围绕“两个中心、两个全面”,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继续深化改革,依托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8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年度指标范围之内。

三、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聚焦改革创新,千方百计增强发展动力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继续推进“全创改”,持续深化“放管服”,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重抓好政务服务框架建设工作,实现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

务,大力降低制度性企业交易成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谋划实施天河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PPP项目。深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整合部门职能,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推进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建设,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聚焦产业创新,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

稳步推进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鸿路钢构绿色生态建筑产业化基地、赛特年产12万方PC构件、建华绿色新型建材项目建设,推动绿色生态建筑产业集聚壮大。依托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重要平台,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攻方向,大力促进军民融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

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推进中粮总部基地建设。抓住省级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机遇,加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引进服务外包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发展壮大港口经济。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涂山石榴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打造禹会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聚焦项目攻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抓好项目储备,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确保全年新增谋划项目储备达500亿元以上。全区实施重点项目98个,其中,续建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312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213亿元;前期工作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245亿元。推动柴油机厂B地块安置房项目、禹会区“四馆”建设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主导产业集聚和优质项目成长的平台,持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产业引领,积极推进禾泉农创特色小镇和马城绿色生态建筑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城镇经济发展新引擎。

加快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上洪村美丽乡村建设,完成马城镇主镇区改造,做好农村宅基地腾退及就业培训,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强力推进危旧房改造及城中村征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染织厂宿舍等危旧房改造,推进安置房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设。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陈郢城中村等项目,确保完成征迁17万平方米;交付净地1000亩。

(五)聚焦蓝天绿水,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为抓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继续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确保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持续开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活动,加快推进天公河项目建设,做好迎河、八里沟岸线整治工作。持续打击非法采砂,保障淮河水道畅通和水生态环境。继续推行全年全区秸秆禁烧,确保连续6年全区实现“零火点”。加快推进全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严守生态红线。依托绿色建筑产业化基地,大力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加快禹会区50MW风电场项目建设,引导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切实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六)聚焦民生改善,全心全意抓好惠民实事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好惠民实事,让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步,实现人民群众学有优校、游有美景、老有善养、病有良医的愿望。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行“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成立区级教师管理中心。推进实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持续加强马城区域薄弱学校建设,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朝阳实验学校(七中)改扩建,二中禹会实验学校和淮海小学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加快推进涂山—黑虎山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项目、禹会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为办好十四届省运会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积极推进禹墟遗址公园、禹墟博物馆、禹王宫改造等建设项目

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民政园医养结合体、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等养老服务新模式。稳步推进养老补贴及体制改革,持续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创建一批服务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健全、管理服务规范的养老服务示范社区。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改造,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升级。推动“互联网+医疗”建设,支持市一院、中医院等与马城中心卫生院建设“医联体”,共享先进诊疗技术和设备。

持续开展富民工程,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服务率65%以上。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防范各类风险。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政府依法治安能力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统筹做好消防、双拥、兵役、人防、档案、保密、统计等工作。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8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必将开创禹会区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