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蚌埠市禹会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16 09:39 来源: 禹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关于蚌埠市禹会区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草案)的报告

2021年12月21日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光华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禹会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总体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建机制、转作风,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禹会经济发展总体向好,11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于全市前五位,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31%。

——开局“十四五”,我们埋头苦干,顺利实现“开门红”。禹会区荣获2020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D类县区)先进单位称号;蝉联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再获增速10区称号。

——开局“十四五”,我们敢为人先,主动争取先行试点。禹会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电子信息特色小镇成功入围。

——开局“十四五”,我们勠力同心,特色品牌再创佳绩。马城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禹会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双双入选2021年安徽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开局十四五”,我们砥砺奋进,争取诸多政策支持。全市唯一连片开发片区——黑虎山八里沟片区列入全省首批城市更新计划。全年争取专项债9.26亿元、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支持资金9700万元,双居全市同类型第一。

一年来主要工作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产业链纵横延伸。积极营造各类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一是骨干企业持续领跑。玻璃设计院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获评“十四五”首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佳先股份北交所上市。中粮科技、丰原集团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中科大禹获省第八届工业设计大赛(综合赛)金奖。天润化工新厂复产,八一化工加快建设。中粮科技乔迁新居,业务加速扩展。二是“双招双引”成果丰硕。建立项目联合预审机制,畅通前置关口,上市公司壹石通、能源巨头江苏海滨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落地,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个,总投资约96亿元,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二。全年新增注册企业1288户,同比增长31.69%。三是新型建材产业集聚发展。安徽建工、方阵商砼等10家企业选址落户建材产业园,协议总额超25亿元。协同建华建材、中宏码头,建立了从砂石原材料、水泥粉磨、水泥制品、设计安装为一体的全产业体系,马城将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项目建设质数并升。全区在库项目数106个,居全市第3位。纳入省重点管理项目65个,总投资320亿元,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均居全市第一。帝晶显示模组、鑫富华电子等32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超40亿元。壹石通新材料、南京海滨芯片封测、衡翼能电池检测设备、凌空天行高速飞行器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九州云箭首台火箭发动机交付使用,航天八院悬停试验场谋划建设。目前,我们生产的装备可扫码支付、可灭菌消毒、可送卫星上九天。

(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赋权事项有序落实,项目落地效率倍增。党建引领一点一带一圈试点初见成效,茶叶街旧貌换新颜、观澜小集市,集聚大人气;好大一个乐园、桃花源记,成为网红“打卡地”。禾泉农庄成功获评“市长质量奖”。荣盛时代广场,观澜花园道、银河中心等平台持续发力,众信公证、广发银行等服务业企业(单位)进驻发展。禹投集团参与组建保理公司、参股基金,协力推进产业发展。

(四)乡村振兴四化同步。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农村道路基本实现“户户通”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率达100%。提升改造农田4.5万亩,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投入约8000万元,全区24个村自来水入户管线接通,群众吃上放心水。长青乡依托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带动农民就业2500人;“认养一棵石榴树飘红网络,乡村振兴频现新亮点。马城污水处理厂、综合文化站、卫生院建设标准领跑全市乡镇中宏码头、建材产业园、旱改水等新项目遍地开花,马城一港三园万亩田”的发展格局初步构成。

(五)城市建设点面协同《蚌埠市西部城区空间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天马花园、禹都新天地近2300套安置房建成交付;理想城、弘禹家园、禹淮新苑等4000余套安置房主体完工;吴湾名苑、文轩园一期1117套安置房封顶大吉;六公里花苑四期、滨河西片区10-2地块1538套安置房开工建设;王岗二期、新黄山玻璃厂安置房项目加速征迁。文化小区、东海四村等17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受益群众3000余人。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田长制扎实推进,涂山风景区防火通道加快建设、禹王宫旧貌换新颜、国防教育基地雄姿初现,张公山北公园建成,八里沟、席家沟水清岸绿,都已成为市民户外休闲首选地。

(六)社会事业幸福多彩深入实24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市民游园、乡村道路等8个民生实事项目,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教育事业强基固本,张公山一幼、淮海小学交付使用;秀水实验学校即将竣工;朝阳实验学校、马城中学主体完工。总投资10亿元的蚌埠工商学院二期项目开工建设,综合性大学建设再迈新步伐。北师大附属学校本科达线率、一流院校录取率再创新高。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遗存本体保护修缮项目基本完工。花鼓灯传习所改造完成,喜迎“一带一路”国际友人交流互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各项指标全市领先。实施“1+2+N”的医疗提升工程(即1个区级人民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N个村级卫生室),群众的医疗条件明显改善。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和平安禹会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建设等工作扎实有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安康。

各位代表!

成绩来之不易、成绩更催人奋进。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仍然偏少,招大引强需要持续发力;二是西部城区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仍需破解,片区开发需加快步伐;三是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短板依然存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要加倍努力;四是学习新知识、运用市场、资本招商,服务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及预期目标:

(一)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自贸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坚持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建机制、转作风,紧盯工业强区、狠抓“双招双引”、聚焦项目建设,推进“四化”同步,加压奋进,勇当幸福蚌埠建设的排头兵! 

(二)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控制在市下达目标以内。

三、明确目标,咬定任务,凝聚新时代美好禹会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突出抓好“产业链”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全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三大重点行业,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延长电子信息产业链。以电子信息小镇为平台,发挥帝晶光电、南京海滨、壹石通等龙头企业作用,精准补齐模具制造、板卡生产,实现园区内企业相互配套,抱团取暖,携手向前。二是壮大新型建材产业链。深化“两业” 融合,加快马城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推动上峰水泥、中联水泥、安徽建工等项目竣工投产,招引新型墙体、建筑防水和设计施工一体化单位,壮大产业链。三是培育装备制造产业链。支持九州云箭、凌空天行、衡翼能锂电池检测设备等高端装备产业化生产。服务鑫精合3D打印、广泰智能终端等高新技术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金科产业园、三束镀膜等签约项目落地,实现装备制造梯度有序发展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经济、科技知识学习,提高领导和发展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一是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坚持资源围着项目配,充分承接和运用好自贸区赋权事项,主动向自贸办学习、主动与高新区协同,激发和释放自贸区活力,让自贸区企业切实感受到“我们不一样”。二是坚持项目全程服务机制。坚持精力围着项目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帮助企业全程办理注册、备案、能评、环评等审批工作,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三是严格项目“双周”调度。坚持工作围着项目干,严格执行领导包保机制,切实解决企业招工、员工生活、产业配套等难题,在服务企业发展、陪伴企业成长中铸就优质营商环境

(三)全力精准“双招双引”。聚焦投资强、产出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产业集聚度、环保能耗约束限度、未来成长度“七个维度”,严格项目预审制度,严守契约精神,严明政策兑现,促进项目落地。一是聚焦产业强链招引。绘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招商地图,按图索骥,精准招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链。二是聚焦行业龙头企业招引。围绕行业龙头企业定向招引、精准突破,系统集聚配套企业入驻,做到乔木参天、灌木成林、苗木葱郁。三是聚焦产业配套招引。强化资本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优化“基地+基金”模式,聚焦产业链薄弱点,便捷安芙兰、怡亚通供应链等金融产品服务,让更多企业招的来、留的住、发展的好。 

(四)攻坚突破重大项目。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一是抓好引领性项目建设。推进南京海滨、帝晶二期、凯世光研等项目建设,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链;推进壹石通新材料项目建设,扩大新材料领域份额;推进长江精工、安徽建工、凯莫屋等项目建设,打造装配式建筑领域旗舰。二是抓好重点项目落地。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协同,扎实项目前期工作,保障全年新增500万以上入库项目不少于70个,总投资不少于96亿元。三是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服务保障中粮科技、玻璃设计院、丰原集团、八一化工等支柱企业建设,支持企业在退市进园中华丽转身、创新发展。借力全市企业培育“五大工程”,突出“亩均论英雄”,对入驻企业全面开展回头看和后评估,建立“一人一企一策”专班服务机制,推动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五)协同推进片区开发。一是推动朝阳张公山片区改造。系统摸排钓鱼台、朝阳、纬四、张公山等区域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短板,分批开展改造提升。推进粮食三库、米厂搬迁,实施火柴厂宿舍、中储粮及周边等棚户区改造,提升城区品质。二是推进大庆区域城市更新。充分利用“退市进园”腾退空间,借力自贸区、蚌埠港等独特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启动黑虎山八里沟片区城市更新,打造城市更新典范。三是推进涂山周边开发。围绕靓淮河工程,实施“五彩阡陌”项目,启动许庄改造,携手淮河闸,扮靓沿淮风景线。实施“1+3”发展战略(禾泉小镇+涂山+下洪村+杜郢村融合发展),借助“两山”(涂山、黑虎山)“两水”(淮河、天河)优势,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四是推进马城新区提质扩容。加快马城镇国土空间、村庄布点、大洪山等规划编制,扩容发展。全力推进黄疃窑大桥、跨天河通道等重大基础项目建设,缩短马城与市区的时空距离。建成中宏码头二期,马城公交枢纽、马城加油站、马城派出所等项目,提升保障水平。推进建材产业园、花鼓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洪山野生动物园等产业类项目建设,使马城成为连接淮南、联通怀远、携手高新的桥头堡,蚌埠“东西扩展”的主阵地。

(六)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天然气管网“进村入户”工程。做好四好农村路扩面改造建设65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旱改水)工程,筑牢乡村振兴承载基础。二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农村改厕,黑臭水体治理、稳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大洪山生态恢复发挥森林碳汇作用加强天河备用水源地淮河取水口等重点水域保护工作,守城市大水缸”。三是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上洪村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试点,持续深化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万亩糯稻生产加工等5个“万亩示范基地”建设,打造“荆山湖”稻虾、“孔津湖”大米等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七)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稳步实施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专人、专班、专项资金保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一是持续推进医疗惠民工程。按照“1+2+N”系统布局,全面启用区人民医院,启动马城卫生院孝仪分院建设,提升长青卫生院诊疗水平,推进乡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审慎如初抓好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二是着力开展教育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强化带动引领,提升教育水平。加快朝阳实验学校、秀水实验学校、西程小学项目建设,确保按期投入投用。加快蚌埠工商学院二期项目建设,支持开设定制专业,扩大办学规模,打造综合性大学。支持北师大附校提升办学能力,扩大辐射带动。落实“双减”政策,持续加强体质健康和艺术教育。三是统筹做好老幼关爱工程。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聚焦“一老一幼”关爱工作,推动托育、养老、康复等项目建设,构建居家、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四是协同发展帮扶暖心工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临时救助,做好“双拥”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五是深入实施平安幸福工程。深化“一组一会、五治融合”实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粮食能源安全和加强社会治理,促进乡风文明,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各位代表,梦想成真,惟有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帮助下,在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蚌埠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两中心”、打造幸福蚌埠的征程中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