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区“国际减灾日”工作总结
禹会区“国际减灾日”工作总结
今年10月13日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居民群众的防灾能力,减轻我区灾害的风险,提升我区居民的减灾能力,构建平安和谐禹会区,我区各乡街以“早预防、早行动”为活动主题,广泛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宣传普及防灾减灾和避险互救知识,增强我区居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一、压实主体责任,贯彻文件精神
区减救办及时转发《转发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蚌减救办〔2022〕7号)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区减救委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防灾救灾职责,发挥优势,协同各乡镇街道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二、结合活动主题,开展宣传活动
根据“早预防、早行动”活动主题,各乡镇街道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一是开展入户宣传。为避免人员聚集、扎堆,此次宣传活动中志愿者们采取入户走访辖区居民和商铺的形式向辖区居民普及“国际减灾日”的来历以及遇到突发灾害时如何自救,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增强居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醒辖区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家用电用火用燃所要注意安全,人走电器、燃气一定要记得关,阳台、窗台上不放置物品,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二是开展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宣传教育视频等形式为在校师生讲解如何预防火灾、火灾正确逃生方法、火场求生如何自救等内容,结合本地案例向大家分析事故形成的原因,总结事故带来的惨痛教训,提升消防安全素养,养成安全用火用电的好习惯,从源头上预防火灾的发生。现场发放《防灾减灾应急手册》,进一步了解、掌握遇到雷雨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天气该如何避免危险、地震紧急避险等知识等各类安全应急知识,提升安全素质,共筑和谐安全校园。三是利用各类平台主动宣传。在各微信工作群发布了地震、火灾等防灾减灾知识视频动画,动员大家积极学习和转发,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加强值班值守,保障群众安全
各乡街建立了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全体干部职工全力做好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严禁出现脱岗、离岗、非工作人员顶岗等现象,时刻保持信息互联互通,遇到紧急事件第一时间上报,形成了全场动员、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全力做好各类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