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脑虫”到底是啥?你该知道这些事

“食脑虫”是什么?

人们常说的“食脑虫”,其实是一类生活在自然界水体和泥土中的自生生活阿米巴原虫(Free-living amoebae),包括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spp.)、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Balamuthia mandrillaris)、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 fowleri)等。
“食脑虫”主要经皮肤破损处、鼻腔黏膜或呼吸道感染人体。
目前,全球此类疾病病例报告超 3000 例,在我国病例报告数较少,属于十分罕见事件。
“食脑虫”的危害?

棘阿米巴
可致人类多种疾病,主要有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棘阿米巴性角膜炎、阿米巴性皮肤损害等;感染免疫系统健全人群,主要引起角膜炎。
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潜伏期较长,为1~2个月,以占位性病变表现为主,脑实质病变多位于深部。
阿米巴性皮肤损害:艾滋病患者中多见,主要表现为慢性溃疡。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表现为剧烈眼痛、眼部有异物感、视力模糊、流泪、畏光等。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
可引起缓慢、隐匿的慢性疾病,病程持续2周至2年。
急性或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多数病例有头痛、脑膜刺激征、恶心、呕吐、低热、嗜睡、肌肉痛、视力障碍、面部神经麻痹、共济失调、消瘦、偏瘫和癫痫发作等症状。
除引起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还可引起播散性感染,累及皮肤、鼻窦、肺、胰、肝、肾上腺、肾和子宫。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主要引起儿童和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和暴发性感染,起病急、病程短、预后差、死亡率高。
“食脑虫”病怎么防?

夏日炎炎,不少朋友喜欢趁着暑期带孩子们去嬉水避暑,乐享清凉,但以下这些建议一定要知道。
1. 不要在野外湖泊、河溪中游泳、洗浴、嬉水,避免鼻腔接触水体;
2. 不要在野外湖泊、河流的浅水区翻泥土、玩泥巴;
3. 人体皮肤尤其手部皮肤有伤口时,不要接触不洁净的水和泥土,如下水、摸泥、园艺、干脏活等;
4. 游泳或泡温泉时,务必选择经规范严格消毒处理的场所;
5. 在“野外游泳、嬉水、呛鼻或摸泥”后一两周,出现高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脖僵硬,甚至很快意识模糊,务必立刻就医。